尿酸太低了會出現什么問題!
春節后大家體檢,經常會發現自己尿酸過高了,可能是過年時海鮮或者是過油的食物吃太過導致的。高尿酸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越來越常見了,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成為“四高“,但是不是低尿酸就是好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低尿酸的危害!
尿酸并不是越低越好,當尿酸過低時容易引發一系列疾病,當血清尿酸濃度低于2mg/dL(120umol/L)稱之為低尿酸血癥。
低尿酸血癥的病因
尿酸是機體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在肝臟中經過黃嘌呤氧化酶氧化產生。尿酸在肝臟產生后70%通過腎臟排泄,約30%通過腸道分泌后由菌群分解。尿酸的合成減少和/或尿酸的排泄增多都可導致低尿酸血癥的發生。
尿酸合成減少
當我們尿酸合成減少時,我們血清尿酸濃度自然高不到哪里去,合成減少一般是由于黃嘌呤氧化還原酶遺傳缺失,或者是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血液和尿液中的尿酸濃度很低,但尿黃嘌呤的濃度很高。
尿酸排泄增多
尿酸大部分通過腎臟排泄,在近端小管內可吸收90~95%的過濾后尿酸,這一過程中離不開尿酸轉運體,尿酸轉運體是由參與尿酸轉運的蛋白構成,如果存在轉運蛋白基因突變,則導致轉運功能障礙,會導致排泄增多。
低尿酸血癥的危害
低尿酸血癥患者通常臨床癥狀較少,多是在常規體檢中偶然發現SUA降低。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較低的尿酸水平會導致機體多種病理生理狀況,從而影響到身體各個系統。
急性腎損傷
腎性低尿酸血癥易誘發運動相關的急性腎損傷(EIAKI)。AKI最常發生在劇烈運動后,如短跑(長跑不易誘發)。出現的癥狀通常是劇烈的腹痛和惡心,常發生在運動后6~12h內。注意要與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腎前性AKI相鑒別。
另外,在急性腎衰期許多患者血尿酸水平正常,而后在腎功能恢復過程中,尿酸水平逐漸降低,出現低尿酸血癥。
尿路結石
目前研究認為低尿酸血癥患者容易并發尿路結石。由于尿中尿酸鹽排泄增加,導致尿酸晶體形成,易引起尿酸結石。研究發現可通過堿化尿液治療腎性低尿酸血癥患者的尿酸性結石,堿化患者尿液開始3個月后,尿石癥和與尿石癥有關的癥狀均可消失。
慢性腎衰竭
反復的AKI發作會導致RHUC患者發生慢性腎臟疾病。低尿酸血癥可引起腎臟慢性結構改變,如小葉間動脈內膜增厚、管腔減小,腎小管間質損傷。低尿酸血癥的男性,與非低尿酸血癥的男性相比,患腎臟疾病的風險高9倍。
如何治療低尿酸血癥
低尿酸血癥的患者,常表現與正常人無異,這類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在平時生活中應注意定期復查血尿酸水平,避免劇烈運動。
若是表現出有相關并發癥,如常見的急性腎損傷及尿路結石,則需要正規治療并發癥,如急性腎損傷患者有時腎衰較為嚴重,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對于尿路結石的患者,治療上建議患者多喝水預防,同時堿化尿液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定期體檢也有助于發現尿酸異常,及時排除并發癥的產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及時聯系!
下一篇:骨質太疏松了,就是因為缺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