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絲剝繭 探尋病因——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全力為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既往三次腦梗,持續癲癇發作,體溫升高……”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收治了一位79歲的高熱患者,經發熱門診篩查,轉至急診科繼續治療,仍然反復發作癲癇,持續高熱,應用抗生素體溫沒有下降的趨勢,應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難以糾正低氧狀態?;颊咭庾R越來越差,呼吸窘迫逐漸加重,危在旦夕,家屬已表示準備放棄治療……
“造成發熱的元兇到底是誰?”急診科團隊在姚衛海主任的帶領下共同詳細分析患者發病過程,重新審視目前的診療方案,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并反復與患者家屬溝通病情,最終確定行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同時尋找病原學依據,盡最大努力來挽救患者生命。
彭偉主任醫師立即聯系呼吸科,祝勇主任醫師及其團隊攜帶設備迅速到場,開展床旁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操作。鏡頭下可見到支氣管內一個圓形規則光滑、活動度良好的綠色物體,判斷為異物。
這異物從何而來?經家屬回憶,患者在發病當天中午吃了荷蘭豆,下午就出現癲癇和發熱。真相終于大白,找到了病因所在,只要把豆子取出來,呼吸窘迫也就能得到改善。圓潤、光滑、無依附的豆子,經過抽吸、鉗夾、套圈等“大招”,終于成功被取出?!白锟準住北磺塬@,患者的病情較前改善,體溫逐漸下降,正逐步嘗試脫機治療。
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急診科已與呼吸科、超聲科、外科等科室開展數次合作,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筑成護佑生命的防線。
編輯:宣傳中心